《10到25岁》第四章(1)中文版:导师心态是天生的吗?从斯特夫和塞尔吉奥者两个导师心态典范身上获取灵感

斯特夫·奥卡莫托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,在华盛顿州朗维尤市,一个位于西雅图和俄勒冈州波特兰之间的小型造纸城镇。“我的父母没有钱支付大学学费。人们称我们为拖车垃圾,”她告诉我。斯特夫现在是ServiceNow公司的“经理卓越”总监。在此之前,她在微软工作了二十三年,最后七年担任全球学习与发展部门的经理能力总监。也就是说,她培训了超过三万名经理,他们共同管理着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之一。正如我们将看到的,她是管理界导师心态的典范。

塞尔吉奥·埃斯特拉达出生于1991年,在德克萨斯州埃尔帕索长大。他的父母从墨西哥移民过来,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,他的母亲独自抚养他。他的母亲受教育程度不到八年级。塞尔吉奥、他的母亲和他的弟弟凯文住在妇女收容所,直到他们搬到一个朋友家。他们三人(以及塞尔吉奥的祖母)睡在地板上的床垫上,生活在一个手提箱旁边。他们最终定居在靠近里奥格兰德河的一所房子里,这条河标志着美国与墨西哥的边界,以便离他母亲的家人更近。塞尔吉奥就读于河畔高中,之所以这样命名,是因为它直接位于边界上。

河畔社区的居民很自豪,但他们也认识到存在许多挑战。2023年,一名学生在高中外的一起抢劫中被刺死。塞尔吉奥于2009年从河畔高中毕业,大学毕业后他回到该校教授大学水平的物理课程。和斯特夫类似,塞尔吉奥是教育界导师心态的典范。

斯特夫和塞尔吉奥从非常相似的童年中走出来,进入了截然不同的职业。但他们的导师心态有很多共同之处。斯特夫和塞尔吉奥都有非常高的标准。他们还提供慷慨的、以人为本的、尊重为先的支持。

“我的直接下属是人,不是生产机器人,”斯特夫告诉我。

“我不教课程,我教人,”塞尔吉奥在我们第一次见面时说。

在见到斯特夫和塞尔吉奥后,我问自己的问题是:他们只是天生如此吗?也就是说,导师心态的典范是否天生就是这样?

随着对他们愈发深入的了解,我找到了答案:他们并非天生如此,而是必须学会如何使用导师心态。他们的故事揭示了,即使是怀着最佳意图的好人,也可能由于文化中常见的误导性信念,而陷入保护心态和强制心态。他们的故事还展示了人们如何摆脱那些无益的信念,学会采用导师心态——在这个过程中,使自己的生活以及年轻人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