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流的三组要素

本文共2973字。
版权声明: 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 | CC BY-NC-SA 2.5 CN
展开

《心流:最优体验心理学》这本书的第3章,介绍了心流的八个要素,我尝试把这八个要素分成3组,和原文中的要素编号对比,如下:

  1. 活动组
    • 一个特定的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 (要素1)
  2. 能力组
    • 清晰的目标和及时反馈 (要素3, 4)
    • 个人感觉掌控自如 (要素6)
  3. 投入组
    • 身心合一 (要素2)
    • 心无旁骛 (要素5)
    • 浑然忘我 (要素7)
    • 时间扭曲 (要素8)

下面按这3组展开本文。

活动组

这组只有一个要素:一个特定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。

活动具体是什么不关键,关键是得有一定的挑战性。挑战性是分人的,对张三具有挑战性的活动,李四可能觉得太简单了。那么张三参与这个活动就可能产生心流,李四就大概率不会产生。活动不见得是身体上的,挑战也不见得与身体相关。

例如,静态的阅读就是全世界公认的能带来乐趣的活动。它被视为一种活动,因为它需要集中注意力,而且阅读者必须了解文字的规则。阅读的技巧不仅包括识字,还包括把文字转化为意象、对虚构的角色产生共鸣、辨识历史与文化背景、预期情节的转变、批评与衡量作者的风格等。

说到阅读,我发现在仅仅读中文版本《心流》的时候很难进入心流状态。我关注的是书的逻辑脉络,而脉络和章节标题相关,可是章节的标题和原版实在是差得比较多,导致有时想通过标题来概括内容发现文不对题。例如,就是这一章的要素2的小节标题, 中文版翻译成了“知行合一”,我看到这个中文标题的时候和内容对比,有点不知所云,对照英文原版 The merging of action and awareness,才发现应该是“身心合一”。又如要素5,中文版是“全情投入”,我就没想明白和要素2的区别是啥,根据内容判断,要素5说的是忘记了很多平常的烦恼,再看英文版标题,是“Concentration on the task at hand”,因此翻译成“心无旁骛”就更容易理解了:和要素2说的意思是类似的,只不过一个从正面说集中注意力,一个从反面说排除干扰。通过对比中文版和原版,发现了这些问题,我倒是有一种心流的感觉。

另一种被普遍认为有乐趣的活动是与他人相处。乍看之下,对于“享受活动需要技巧”的论调,社交似乎是个例外,因为跟别人闲聊家常或谈笑好像用不着什么特殊的技巧。实际上却不然。很多人都知道,自我意识强的人通常排斥非正式的接触,也避免与人群为伍。

正如书中说批评,我感觉我缺乏社交技巧。

能力组

这是个人的能力组。首先需要有目标和反馈,例如各种游戏的设计就天然有这种属性:打乒乓球,每一拍需要打中并上台,通过比分能分出胜负;下象期,规则清晰,将死对方为目标,输赢好判断;打扑克牌也类似:这些都是目标清晰、及时可得到反馈的例子。在工作中,外科医生常常体验心流,因为整个过程目标清晰,且手术是否成功做完了就知道。

目标与反馈要素的存在,其关键条件在于个人能力与活动的难度匹配,可以用下图来表达。

能力 挑战 A1 A2 A3 A4 厌烦 焦虑 心流通道

图中,A1和A4处于心流通道,表示能力和挑战匹配(跳一跳刚刚够着的苹果);A2表示能力远远高于挑战(一个正常的成人做10以内的加法),因此人会感到厌烦;A3表示能力不足以应付挑战,因此人会感到焦虑。

A代表艾利斯,一个正在学打网球的男孩,图形显示艾利斯学打网球的四个阶段。刚开始的时候,艾利斯不懂任何技巧,他唯一的挑战就是把球打过网去,这是A1。这种挑战没什么了不起,但艾利斯还是可能打得很愉快,因为难度正适合他粗浅的技巧。这时他很可能感受到心流,但为时不会太久。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,他的技巧进步了,他开始厌烦只是把球打过网去的动作(A2),或者他也可能碰到比他熟练的对手,使他发现球场上还有比高吊球更难应付的挑战——这时,他对自己拙劣的表现产生了焦虑(A3)。

厌倦和焦虑都属于消极的体验,艾利斯有充分的动机想回到心流。他该怎么办?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,如果他在厌倦(A2)的位置,要回到心流只有一个选择:加强挑战(他当然还有一个选择:放弃打网球,那么图形中的A干脆就消失了)​。他确立一个跟技巧难度相当的新目标——例如击败一个技巧比他高明一点儿的对手——就能进入心流(A4)。

如果艾利斯感到的是焦虑(A3),回到心流就需要加强技巧。理论上,他也可以降低挑战的难度,回到一开始时的心流(A1),但实际上,一个人知道存在挑战以后,是很难全然置之不顾的。

这里面涉及一个问题,就是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需要动态的调整目标:把大目标拆解为小的目标,并且尝试在失败的时候替换小目标。这是坚毅的品质,坚毅的人在面临困难的时候更能自得其乐,获得心流的体验。

这幅图和引用内容来自《心流》这本书的第4章,但用来说明挑战和能力的匹配,刚刚好。 在作者的另一本书《发现心流》中,整个图被升级了,情绪更细腻,包含8种状态,如下:

能力 挑战 无趣 漠视 担心 焦虑 觉醒 心流 掌控 松懈

能力组的第2个要素是掌控感,就是那种能控制结果的感觉。掌控感是双刃剑,原文标题是“The Paradox of Control",结果被翻译成了“掌控自如”。为啥说是双刃剑?就是掌控感永远只是感觉,而不是完全掌控的事实。这种掌控在不同的条件下,其结果是否对个人和社会有利,心流的体验本身无法界定。张三感觉自己今天集中精力背会了10个英语单词,他有掌控感,这对他是个好事,也没有违反社会的规范,结果是好的;李四去赌博,他感觉自己今天运气爆棚,总是能赢钱,他感到有掌控感,但赌博本身这件事情并不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;王五去报复社会,正如这些天因为一些事情开车到体育场无差别杀人的人,估计他在开车杀人的时候也有掌控感,但那种掌控感的结果是残害社会。所以说,心流不见得都会有好结果,目标的设定是否符合个人成长和社会规范,是单独的问题,与心流无关。

投入组

之所以称为心流,投入的状态才是关键。要素2身心合一,说的是要完全集中注意力在活动上面;要素5心无旁骛,说的是需要排除任何干扰,包括生活中的各种烦恼;要素7浑然忘我,说的是在投入的过程中完全忘我,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,但是后来回顾这个状态,却是有一种狂喜,感到自我的成长;要素8时间扭曲,说的是时间的感觉是扭曲的:有的时候一下午,感觉就过了1分钟,有的时候1分钟感觉过了1小时。下面摘录几个原文的片段。

心无旁骛:

一位热爱攀岩的物理学教授,描述他攀岩时的心境时说:​“好像我的记忆输入完全关闭,我只记得30秒钟以前的事,往后想,我也只能考虑到未来的5分钟。​”实际上,从事任何需要集中全部注意力的活动,时间感都会变得紧凑。不仅时间集中于一点,更值得注意的是,能进入知觉的资讯也受到严格管制,平时自由出入脑海的恼人念头都暂时遭到封锁。

一位登山家也有相同的看法:​“登山时你全然不会想到生活中的种种问题,活动自成一个世界,吸引你所有的注意力。一旦进入状态,世界就变得十分真实,完全在你的控制之下,成为你的全部。​”

浑然忘我:

一位登山者描述这种体验说:​“那是一种‘禅’的感觉,像冥思的专注,你追求的就是使心灵凝聚于一点。自我可以用很多不具启发性的方式与登山结合,但当一切都变得自动自发,自我就消失不见了。不知怎么,你想也不用想,事情就做对了……它就这么发生了,你也更加专注。​”一位知名的远洋航海家也表示:​“你会忘了自己,忘了一切,只看见船在海上嬉戏,海在船的周围嬉戏,凡是与这场游戏无关的一切,都搁在一旁。​”

在漫长的守夜中,孤单的水手开始觉得船是自我的延伸,循同样的节奏,朝同样的目标前进。小提琴家在努力创造的乐声中载沉载浮,自觉是“和谐天籁”的一部分。

时间扭曲:

芭蕾舞者说,做一个困难的转身动作时,现实中的几分之一秒可以延伸成好几分钟:​“有两种感觉,一种是觉得时间过得好快,回顾起来,觉得什么事都很快就过去了。好比有时在凌晨1点钟却会感觉:‘啊!8点过了好像才几分钟。’但是当我跳舞的时候……时间变得似乎比实际长很多。​”最保险的说法应该是,心流发生时,对时间的感觉跟传统的时钟记录的时间几乎没有关联。

小结

这是一篇读书笔记,主要重新梳理了《心流》第3章的内容。把书中的8个要素归类为3组:活动组、能力组和投入组。书中说,这些报告心流的人,在心流状态下都会报告出这8个要素中的1个或者多个要素。那么有一个问题就是:这些要素需要都出现才算心流吗?例如,投入的看电视剧算不算呢?个人理解,完全被剧情吸引的休闲也算;但是看起来按照作者的说法,要在这个过程中设定一些小目标(例如观察并仔细分析某个人物的性格特征),这样才算心流。你觉得呢?欢迎留言讨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