讨厌的大脑特征
上一篇文章中,我介绍了“幸福的错觉”,即人们会错误地认为某些事物会带来幸福,而实际上它们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。本文,我根据《幸福科学》课程的第3模块,介绍造成这种错觉的根源——大脑的4个讨厌的特征。
直觉谬误
我们的直觉并非总是可靠的。例如下图,直觉会认为左边中心的圆比右边中心的圆大,但实际上,它们的大小是一样的。
502 Bad Gateway
就像视觉系统会产生错觉一样,我们的心理直觉也会产生错觉。我们“想当然”(实际上是没想过,利用直觉,也就是卡尼曼所说的系统1)地认为,某些事物会带来幸福,而实际上它们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。直觉谬误是幸福错觉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相对比较
其实,我们的大脑总是通过环境线索来相对评估关注的主题。上面的视觉偏差就是因为围绕着中心圆的那些旁边的圆的大小不同,而错误的评估了圆的大小。
同理,我们总是将自身状态与一个“参照点”进行比较,这个参照点可以是过去的经历、现在的状态,甚至是其他人的情况。这种相对比较的心理机制会影响我们对幸福、工作、金钱、外貌、关系等方面的判断和满意度。例如以下4个研究:
- 奥运会奖牌得主的研究表明,银牌得主往往不如铜牌得主开心,因为银牌得主会与金牌得主进行比较,“我差一点获得冠军啊,可惜”;而铜牌得主则将获得奖牌视为一种幸运:“好险啊,我差一点就拿不到牌了”。
- 研究发现,当同事的收入比自己高时,人们对工作的满意度会降低,即使他们的绝对收入很高。假设两种情况:1 给你20万一年的工作,但同事平均10万一年;2 给你 40万一年的工作,但同事平均80万一年。大多数人,选情况1。
- 人们倾向于根据周围人的消费水平来调整自己的消费,导致过度消费和攀比心理。
- 使用社交媒体会降低人们的自尊心,并导致更多的不幸感和攀比心理。
享乐适应
除了直觉谬误和相对比较,我们的大脑还存在享乐适应的偏差。享乐适应是指我们的大脑会适应快乐和痛苦的感觉,即使是非常积极的体验,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失去其影响力。
例如,当我们获得一份好工作、一辆新车或一个完美的伴侣时,我们最初可能会感到非常快乐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们会逐渐适应这些事物,并认为它们是理所当然的。结果,这些事物对我们的幸福感的影响会逐渐减弱。
影响力偏差
即使我们了解这些讨厌的大脑特征,我们仍然会犯同样的错误。这是因为大脑还存在影响力偏差,这种偏差使我们过度估计了事件对我们情绪的影响,无论是强度还是持续时间:
- 强度偏差:我们预测事件发生时,会过度估计它对我们情绪的影响。例如,我们可能认为考试取得好成绩会让我们非常开心,而考试成绩不理想会让我们非常沮丧。但实际上,我们的情绪反应并不会像预测的那样强烈。
- 持续时间偏差:我们预测事件发生后,会过度估计它对我们情绪的影响持续的时间。例如,我们可能认为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会让我们一直快乐下去,而失去这份工作会让我们一直沮丧下去。但实际上,我们的情绪反应并不会像预测的那样持久。
如果影响力偏差在对正面事件和负面事件的偏差程度一致,那么也不会导致更多的不幸福,可是事实上大脑还有一个特征,就是负面偏好。《思考,快与慢》的作者丹尼尔·卡尼曼在书中提到,我们的大脑对负面事件的反应比正面事件更强烈,这被称为负面偏好。例如,我们可能会更容易记住一次考试不及格的经历,而不是一次考试及格的经历。影响力偏差加上负面偏好,导致我们更容易感到不快乐。
影响力偏差的原因(参考《哈佛幸福课》作者丹尼尔·吉尔伯特 ):
- 焦点主义:我们倾向于关注事件本身,而忽略了事件发生时周围的其他因素。例如,如果我们失去了工作,我们可能会专注于失去工作的负面影响,而忽略了我们仍然拥有的其他积极方面。
- 免疫忽视:我们低估了自己心理免疫系统应对负面事件的能力。我们拥有许多机制来适应和应对负面事件,例如理性化、寻找意义、寻求支持等。但我们往往意识不到这些机制的力量。
总结
人脑非常神奇,这些讨厌的大脑特征让我们产生幸福的错觉。